20170609採訪文章配圖4.jpg

 

Q:經常有家長困惑的問,家中長輩說三歲前的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怎麼捨得送去上學?

A:以發展立場來說,三歲前的孩子會利用周遭環境大量吸收來建構自己、內化自己, 而這時的感官吸收是無意識的,也就是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所稱之為的"吸收性心智", 在此時此刻的孩子是無法分辨周遭環境人、事、物之好壞,所有的一切都照單全收吸收進來,不論是人格建立、正確語言的使用、好習慣養成、手眼協調、大小肌肉發展等等,就如同打地基一樣,是奠定一切基礎的好時機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完整的如廁訓練,是以讓孩子學習整套如廁流程為目標,包含穿脫褲子、使用馬桶、擦屁股、按沖水閥、洗手等細節步驟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micasa中,生活自理包括孩子對自我生活的管理與照顧,從穿脫鞋子、穿脫襪子到梳頭髮等等,都是屬於生活自理的範圍。孩子從出生缺乏任何能力,到現在有一些能力可以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,他們對自己是好奇、有興趣的,他們會嘗試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大人也會做的事。但現代家長的共同特性就是:趕時間。因為趕時間而沒有辦法去等待孩子做完自己該做的事,也因為家長常常擔心孩子做不好、能力不夠等因素,替孩子擋掉了許多練習的機會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環境照顧顧名思義是對環境的照料,同時包含了居家照顧與學校照顧。在家中許多家長因為求快、求好,往往都把事情攬著做,孩子根本還沒意識到先前的髒亂,環境就已經被整理好了。又或者家中並沒有適合孩子的工具,掃把太長、拖把太重等因素,讓孩子沒有辦法去完成環境照顧。在蒙特梭利的教學環境中,老師會提供適當的工具並鼓勵孩子親自去整理環境,包括:澆花、擦桌子、掃地等等,這個年紀的孩子熱愛挑戰,他們也相信自己可以辦到,當他們有成功的經驗後,就會越來越願意去照顧生活周遭的環境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孩子不吃東西的原因有兩個: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東西、這樣東西提供太多了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兩歲前的孩子在家庭中通常是被餵養的角色,很少有機會可以親手碰觸到食物,但家長們可能不知道,理解食物對孩子的成長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!蒙特梭利教室的食物備置工作,能協助孩子在生活上的四項重要發展,包含了對現實的認知、掌握實際的操作、練習身體的協調以及幫助語言的發展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在孩子成長的階段,會經歷三個重要的環境,依序是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。父母往往是與孩子最頻繁接觸的成人,也因此他們的角色對孩子來說相對重要。在教室裡我們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孩子,在互動的過程中有些會哭、有些會打人、有些會丟下一切落跑,孩子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產生?這都是源自於孩子對環境的觀察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在台灣社會中,常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:「小孩出生要帶手套啦!這樣他才不會把臉抓花!」但這樣的舉動往往阻礙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。孩子在母親的羊水中時,也是裸著身體,他可以任意的伸展、作動,所以我們才會感受到胎動。但當他出生後就被迫適應社會,必須要穿上衣服,這時候如果我們還讓他戴上手套、穿上襪子,他便無法恣意的活動身體。所以在蒙特梭利的教室中,我們會告訴家長:「適時的給予孩子保護」。有時你覺得冷,孩子未必有和你相同的感受,再者讓孩子的身體、肌膚受到適當的刺激,他會透過這些經驗來認識環境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孩子一整天在教室中所說的話會遠遠超過孩子在家與父母的對話。正因為如此,當孩子越早進入具語言刺激的教學環境中,他們口語表達的能力會快速成長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03920拷貝.jpg

 

 

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,一到三歲是人格發展成「活潑自動」或「羞愧懷疑」的關鍵,這個階段的孩子藉由生活自理來找到內在的價值。

 

文章標籤

miC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